作者:杂志社
时间:2020-05-01 11:15
轮值主编手记: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文/王晓红
当前,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外开放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多变。世界经济深度调整,金融危机风险上升,国际经贸规则加快变革,保护主义不断增强,中美贸易摩擦可能给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带来更大变数。“十四五”时期,我国处于“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爬坡过坎”关键期,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任务更加紧迫。
这些重大变化都要求我们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形成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要素禀赋相匹配的高质量开放型经济,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第一,促进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深度融合。要顺应国际市场的重大变化和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的迫切要求,树立统一的开放观、内外协同的供给观和需求观,消除体制障碍和政策壁垒,促进内外市场高度联通、要素自由流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内贸企业把技术、品牌和渠道优势向国外延伸,引导外贸企业为国内市场提供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
第二,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紧密结合。顺应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新要求,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共同组合全球资源要素,提高双向开放水平。既要引进全球先进资源要素,又要开展更高层次、更广领域的产能合作,构建根在国内、面向国际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体系,不断完善面向全球的生产、服务、贸易、投资、金融、创新网络,提升参与全球产业链的控制能力、供应链的运营管理能力和价值链的分工层次,促进国际国内产业链有序衔接、要素双向流动、创新相互促进。
第三,促进对接国际规则与深化体制改革有机结合。发挥开放倒逼改革机制,形成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高标准市场经济体系,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创新变革动力,通过不断拓展制度创新空间、释放改革红利,在国际经贸规则博弈中占据主动。逐步从国际规则的参与者向引导者转变。
第四,促进区域协同开放与协调发展相统一。推动区域从碎片式开放走向整体协同式开放,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提高都市圈、城市群、经济带的开放型经济产业链融合能力和分工协作水平,切实发挥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国家级经开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贸合作区、沿边开发开放重点试验区等开放平台的带动作用。
第五,促进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协调联动。提高区域之间的开放水平,力争形成全国统一开放、要素自由流动、高效运行的市场。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基本框架下对各类主体平等开放,形成国企、民企、外资等各类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教授)
样章阅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