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建设海洋城市 文化是核心内驱力

作者:周菁

时间:2022-08-25 10:48

5472

QQ截图20220907105531.png

文|周菁 中国(深圳)betway登陆 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统计学硕士;罗晓玉 中国(深圳)betway登陆 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金融统计学硕士


8月18日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三周年的日子,这三年来,深圳在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发挥了“先行示范”的作用,城市的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进一步彰显。其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是深圳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之一,而海洋文化又是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核心内驱力。从历史演化轨迹看,海洋与城市之间不断深入的互补合作和相互影响,是近现代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和全球一体化的主线之一。海洋借助其强大的信道功能,将不同文明带到同一城市,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创新,并反过来对海洋产生深刻影响。海洋与城市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影响,塑造了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突出地位和影响的海洋城市。相对于滨海城市和海洋经济城市来说,海洋文化城市是被海洋文化设计和塑造、拥有海洋文化符号、充满海洋气息的城市。

一、深圳海洋历史文化发展演变

深圳地区海洋历史悠久,海洋城市特色鲜明。尽管深圳建市时间并不长,但早在67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就已经有土著居民在深圳土地上繁衍生息。夏、商年代,深圳地区是百越部族远征海洋的一个驻脚点,居殖在此的百姓,是南越部族,以捕鱼、航海维持生计;唐代时期,深圳水域成了海路交通要冲,在南头设屯镇,驻有岭南节度兵;宋代设“巡海水师营”,深圳地区成了中国南方海路交通贸易的枢纽;明代筑南头东莞守御千户所城和大鹏守御千户所城,稍后立南头寨,为“虎门之外卫、省会之屏藩”。

深圳濒临南海,是我国古代南海海防重镇和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文化的重要节点,保留了大量海洋历史文化遗存。大鹏所城、赤湾天后宫、左炮台、沙鱼涌古港等集中体现了深圳的海上贸易、海防军事地位。沙头角鱼灯舞、疍家人婚俗、“辞沙”祭妈祖大典、沙井蚝民生产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存,则集中反映了深圳居民滨海风土人情。时至今日,深圳的海洋经济和海洋活动基本围绕珠江口、深圳湾、大鹏湾和大亚湾四片海域三湾一口展开,它们承载了海洋对城市的经济社会活动。

2021年,为了推动海洋文化事业的稳步发展,保护和展示海洋文化历史遗存,提出了要建设蛇口海洋博物馆并完成赖恩爵将军第整体修缮工作。同时也积极组织承办文博会、“中国杯”帆船赛、Hobie(霍比)帆船世锦赛等海洋文化主体活动,以“深圳文化周”和深圳艺术团为品牌,积极与“一带一路”多个国家进行海洋文化交流,传播深圳海洋城市形象。

海洋文化的开放性、流动性、扩张性、跨界与跨文化等重要特征在深圳海洋历史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深圳海洋历史文化突出表现了深圳居民在面对外来挑战时的勇气、智慧和创造性,也体现了深圳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交汇中,兼容并蓄地加以改造创新、丰富和发展的演变历程。深圳海洋文化颇有特色的人文表征和鲜明的时代价值是深圳海洋文化有别于其他海洋文化的重要特点。可以说,深圳的繁荣是海洋经济的繁荣,深圳的兴起是海洋文化的兴起。

QQ截图20220907105629.png

二、以海洋作为城市风貌的核心符号

将海洋文化城市景观设计理念、海洋文化城市氛围、海洋城市居民生活形态为核心的非物质海洋文化遗产资源,作为海洋城市文化建设的新空间,实现城市文化形象向多元化、多层次、多结构的海洋文化城市转型。

深圳市作为国际沿海城市的开放典范,其海洋文化既具有国际沿海文化的共性,同时又具有自身地域相对独立的海洋文化个性,因此,在海洋城市文化设计的理念上,应该充分考虑以海洋文化的大背景,展示不同城市海洋文明自身独特性的思维。如果对于沿海文化深厚背景不加以吸收融合,则注定这样的城市文化是孤立的文化模式;如果不彰显自身特色,又会因为没有个性而最终淹没于沿海诸多城市群中。只有依托个性化的文化加工,培养属于自己的海洋文化元素,通过形象品牌经营战略,保持自身海洋文化品牌形象。

三、升华深圳海洋城市文化理念

深圳要有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海纳百川是大海的气质也是深圳的力量源泉。深圳在开放中探索新路,吸取营养;在开放中孕育创新,创造奇迹;在开放中兼收并蓄,铸造辉煌,在出色完成历史使命的同时,也铸就自己独特精神特质。关爱每一个在深圳生活创业之人,提供公平机会,让更多的人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兼收并蓄各地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形成多元共存的人文生态格局;营造宽容失败的氛围,在制度上为改革创新中的合理失误提供免责保障;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先进的科技成果、管理经验、营销理念、运营方法、法制观念,为城市发展提供养料,为其他城市提供示范。

同时,深圳应具有海阔天空的创新特质。通过创新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工业现代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增长动力转换。把海洋创新特质贯穿于各领域,全面推动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使创新成为城市的精神,成为驱动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主导力量。突破一切思想束缚,积极引进吸收、大胆创新,铸就深圳开放创新之魂;实施众创、众包、众筹、众扶,铸就深圳品牌之都。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在海洋领域充分发挥我市集中管理专利、商标、版权、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的优势,加强知识产权法庭对海洋产业领域支撑,从立法、执法等方向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海”好有你的参与意识,也体现了深圳对民间海洋事业的支持。鼓励海洋社会团体发展,发起组建深圳市海洋发展基金会,充分发挥海洋相关社会组织在信息沟通、舆论宣传中的积极作用。在制定地方性海洋法规、政府规章、公共政策、行政措施、发展规划时,及时、主动征询和听取相关社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吸收海洋社会组织代表参加各种听证会、论证会,提高海洋对公共行政的参与度。加强学生海洋环保教育和海洋参与意识培养,促进海洋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建设海洋文化教育基地。

推荐阅读

  • 综研观察

    深港通关促海洋文化交流 深圳要引领多元发展 2023-02-08 10:47
  • 综研观察

    深圳的海洋应是城市的舞台和窗口 2022-11-09 09:57
  • 综研观察

    激活贯通“蓝色血脉 增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活力 2022-09-05 16:02
  • 综研观察

    南深圳、北青岛,南北两大海洋经济圈龙头的海洋攻势 2022-08-01 17:1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