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的经济逻辑 ——基于信息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作者:陆晓丽

时间:2022-09-14 15:47

5837

QQ截图20220922155422.png

文|陆晓丽 中国(深圳)betway登陆 中国通证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博士后; 王超贤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经济学博士


区块链被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的第四类最有潜力的颠覆性变革技术,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区块链技术的引导和规范,推动区块链安全有序发展。”近年来,国内的区块链研究及应用迈入了如火如荼的发展阶段。区块链的推动者们认为其能颠覆现有经济世界的运行规则,对区块链前景和影响高度乐观。企业层面,关于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的探索也在不断增多,但大量仍处于摸索与亏损阶段,甚至有一些企业将传统业务与区块链技术硬挂钩,为自己谋求政府补贴。政府层面,各地争建区块链高地,出台系列扶持政策,但由于专业人才不足,缺少对区块链技术在应用层面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指导,严重影响了政策的作用效果。


区块链在技术层面属于计算机领域,最初广为关注是在金融的数字货币领域。然而作为一门渗透性极强的底层应用技术,区块链技术已在跨境金融、税务管理、供应链管理、司法仲裁、社会治理等经济社会场景中得到了快速的应用与传播。既然应用于经济场景,就必然要符合基本的经济规律。对区块链背后经济原理的深入思考,有助于更深刻洞察区块链应用的逻辑基础,帮助区块链技术在经济社会中的科学、有效运用,进而推动社会各产业创新变革。同时,剖析区块链技术特性与经济逻辑,掌握其作用机制、潜在机理、影响效应,也有助于把握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边界,知道区块链技术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在哪个领域更适合、更应积极发展、鼓励发展,在哪些领域应审慎发展、持保守观望态度。这也是本文的写作初衷,即厘清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经济逻辑和作用机制。


一、基于信息经济学视角的区块链经济逻辑——缓解信息不对称


1. 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古典经济学框架中,信息在市场上是完备和对称的,价格可以包含所有信息,市场参与者能依据市场价格做出完全信息的理性决策,市场自动实现一般均衡和帕累托最优。但现实社会中广泛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中“完全信息”的假设被打破,导致市场配置资源低效和失灵。由于信息不完全,人们的任何经济行为决策或经济计划,都是建立在“事前”对经济的各种客观因素的某种主观判断基础之上的,导致错误的决策,使经济偏离资源的最佳配置或社会需要的最大满足,从而导致经济的无效率。


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息成本是交易成本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商品交换越是发达,生产活动越是变成社会的活动,信息成本就越是具有交易成本的性质(樊纲,1992),使得许多潜在交易无法达成。要么由于相互寻找、讨价还价、签订合同的成本太高,使得一些资源无法进入市场交易,只能闲置;要么进入交易市场,却因为信息不对称,形成较高的交易成本,降低了交易达成的效率。


2. 区块链缓解信息不对称的经济机制


新技术的应用能缓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交易成本,这也是科斯所认可的观点。如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交易主体可以快速从公开网络中搜集、获取相关的信息,大大降低了交易主体获取信息的成本。对于那些信息搜集费用占比较高的情形,互联网技术无疑降低了交易成本。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技术,其具有的诸多特性,使得它能有效缓解交易市场中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完备现象,从而降低信息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区块链能降低信息不完全情形下的信息搜寻成本、信息传递成本;能降低事前和事后信息不对称情形下的信息成本;能解决公共信任难题(见图1)。

QQ截图20220922155502.png

图1 区块链技术的信息经济学机理


第一,降低信息不完全下的信息搜寻成本。区块链技术中,所有数据上链(公有链),且“不可篡改”的技术特性保证了链上数据的真实可信,从而降低了交易双方搜集交易所需信息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


第二,降低信息不完全下的信息传递成本。其一,区块链技术中,每一笔交易完成后,都有矿工将其打包上链,即“链上交易”,从而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传递,降低了信息传递的时间成本,提升了传递效率。其二,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与“公开透明”特征,使区块链系统内的每一个个体都能及时获取所有的信息,从而解决了传统市场中价格等信息不能及时传递给交易者,无法灵敏反映市场供求状况的问题,降低了信息传递成本,缓解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现象。


第三,降低事前非对称信息下的信息成本。其一,签署合同前,区块链可追溯、不可篡改的技术特征,保证了链上数据的真实可靠,从而能确保交易双方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避免信息优势方故意隐藏信息或行动,给信息劣势方带来效用损失。从而避免出现交易市场中的逆向选择现象。其二,链上数据不可篡改的技术特性,降低了信息劣势方在交易前对所接收信息的真伪、质量进行甄别的成本。比如区块链跨境融资平台能避免出现企业重复质押资产,房地产产权区块链系统能避免出现单套房产重复交易的情形。


第四,降低事后非对称信息下的信息成本。其一,签订合同后,区块链系统的智能合约能确保合同会在条件达成后自动执行,避免出现单方面违约、收款后不履行合同等风险。其二,链上数据的公开透明,使得任一行动都是透明可见的,一定程度上对合同执行起到约束作用,而且全程有证据留存,方便随时监控,一旦发现违约,可以马上就此证据,寻求司法仲裁和法律惩罚。如沃尔玛食品溯源平台,能全程监控整个食品生产的全流程。


第五,解决公共信任难题。区块链技术中的去中心化、可溯源、不可篡改的技术特性,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市场中广泛存在的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任问题。特别是在不存在交易的公共治理、社会公益等场景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信息透明,其难治理、治理成本居高不下的根源就在于公共信任。传统的以中心化为特征的治理系统中,存在一个中心位置的权威方,可能导致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情形。即便存在第三方监管,也可能由于一方具有绝对话语权,或者监管方与权威方有利益关系,导致第三方监管容易失灵,或第三方监管成本过高。此时,区块链系统去中心化、数据透明的技术特征,有助于解决“公共信任”难题。


二、区块链应用场景的信息经济学分析


1. 当前应用场景的经济分析


当前区块链技术在各领域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穷举式地分析每一种应用场景费时费力,且无法归纳不同类别应用场景之间的共同经济规律。事实上,许多现实层面的应用场景在经济上具有共同的属性和结构(见表1)。本文将市场上的主要应用场景归纳为多利益主体博弈、去中介化、要素可信跨域流动、信用增强型社会治理四类,并利用上文的基本理论来分析每一类场景背后的深层经济机理,以助力理解当前应用场景的现实进展以及未来前景。


表1 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的经济机理

QQ截图20220922155540.png

(1)多利益主体博弈类应用场景的经济分析。存在矛盾和冲突的多方博弈问题,或者单一主体内部多流程协同问题,是区块链技术发挥其协调作用的典型场景。当协作发生在多主体之间,由于存在诸多信息的不对称,经常面临各方利益冲突难以协调导致合作无法达成的情形,或者为达成合作,需要付出极高的沟通、协调成本。这种情况在单一主体的多环节之间也时常发生。代表性应用场景有企业供应链管理、企业内部流程再造、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政务区块链平台等。


在多利益主体博弈类应用场景中,区块链扮演了类似组织协调者的角色。区块链技术通过构建互信机制,重塑各方信任关系,进而缓解多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协调成本。如区块链系统可通过预先设置的算法和代码,使得条件一旦达成,系统就会自动执行事先拟好的合约。这极大地降低了传统合同缔结中的协调成本、法律成本,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从这个角度上说,区块链治理可能比信任等关系治理成本更低,也更容易实现,因为信任和关系规范的开发通常是昂贵和耗时的。如国家电网系统内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将并网业务办理时限平均缩短16天,电费结算周期平均缩短4天,提升了业务办理效率。再如,据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披露,粤政易移动办公平台日均工作交流信息80多万条,公文处理的效率提升超过40%。


(2)去中介化类应用场景的经济分析。现实中交易双方因为信息不对称,常常需要一个中间方(中介、第三方)作为桥梁,为双方的信用进行证明、承担保障。典型应用场景包括需要大量金融中介的金融服务,如贸易金融、中小企业融资。


区块链通过技术手段建立点对点的信任机制,实现链上互信,从而取代了原本的中介组织。这一过程扰乱了现有的、由提供集中信任的各类中介组织攫取的经济租金。但也是通过这种破坏式创新,区块链技术减少中介机构、缩短中间流程,进而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交易效率。据估计,应用区块链系统进行跨境支付,全球每年节省约 40 亿美元。在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的平台上,从未有过联系的陌生人都可以放心地在链上合作,不用担心对方信息有所隐瞒、恶意不签署合同、不履行约定。在去中介化类应用场景中,区块链充当了一种可以取代“信任”、“声誉”的机制。


(3)要素可信跨域流动类应用场景的经济分析。要素自由流动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前提。但现实世界中,由于政治历史、体制机制等诸多因素,使得人才、资金、数据等生产要素往往被禁锢在某个区域内,无法实现其生产价值。如创新资源的跨域流动问题、跨境金融问题。跨域流动问题的诱因往往比较复杂,短期内依靠法律、规则等体制机制转变是不现实的,如North(1990) 所说,制度在传统上发展缓慢,且成本很高。


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替代性解决手段,为要素跨境流动提供了新思路。此时的区块链可视为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同时,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特性,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降低了信息传递成本,真正实现了可信数据的跨域流动。如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的“粤康码”与“澳门健康码”互认系统,使来往两地居民的人员信息及核酸检测信息等数据,在不直接传输和交换的前提下,自动验证其真实有效性,有效解决了疫情期间的澳门通关问题。再如基于FISCO BCOS区块链底层平台打造的粤澳跨境数据验证平台,能为跨境数据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数据验证,帮助澳门居民在珠海横琴购房、消费时快速验证本人在澳资产信息。


(4)信用增强型社会治理类应用场景的经济分析。群体规模较大、人数较多时,人们的机会主义倾向给社会治理带来诸多困难,需要一种有效增强彼此信任度的社会治理机制。此类典型应用场景有税务管理、城市管理、社区自治、司法仲裁等。


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透明公开的特性,使其具有广泛的公信力,能作为一种治理机制,缓解信息不完全,减少机会主义。此时区块链可被认为是一种新的治理规则,甚至有观点认为区块链是第一个真正利用数字技术的计算能力和基于数据能力的治理形式。


司法仲裁采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证据采集,并将司法存证存入互联网平台,可以保证当事人高效、低成本的获得司法服务,从而节约社会运行的制度成本、减少社会的摩擦和纠纷。如依托区块链技术的广州互联网法院,2019年庭审平均时长25分钟,案件审理周期36天,分别比传统审理时间节约了约3/5和2/3,“网通法链”将案例处理时间从108天变成36天,缩减67%耗时。再如广州仲裁委员会借助“区块链+互联网仲裁”,2020年处理的金融借款纠纷案件,平均结案时间不超过3个星期。此外,基于区块链打造的智慧城市,能利用区块链分散的节点对城市进行管理,智能匹配城市各个资源,同时给予市民更多城市管理参与权,让市民自发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


2. 区块链技术未来应用展望的经济分析


(1)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边界。区块链技术能有效缓解现实世界市场中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重构信任机制,从而能有效提升经济效率。这些特性使区块链在微观到宏观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场景。然而,区块链技术虽有诸多优势,但绝不是万能的,并不适合所有领域。区块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来自于其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本,助力要素流通,优化了资源配置。区块链的优势,在于其对多主体合作关系协调、资源配置效率和治理制度的改进。与蒸汽机、电力、计算机技术显著提升了单位时间的产出数量不同,区块链技术处理并发事件的效率并不高,虽然近些年有所提升,但依然偏低,从而在要求单位时间高产出的应用场景中相对受限。


此外,区块链技术还面临一些挑战。正如Catalini指出,区块链的信息不变性只有在输入的原始信息是准确的情况下才有用。这个问题指的是需要包括虽然区块链的链上数据是不可更改的,但却不能确保每个数据在上链之前的真实性。即当传输和记录的信息不是区块链原生的,就会出现“最后一英里”问题。目前的解决办法是,借助验证者来评估区块链外部的信息,并将结果提供给区块链上的节点,然而这却为机会主义者带来了机会。


(2)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迭代。一项技术自诞生到普及、形成一种新业态,甚至营造一种新模式,中间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此过程中,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在应用中寻找痛点、不断改进,寻找技术与应用场景的最佳结合点。通过成本下降,新技术的研发升级与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交织和相互反馈的闭环(见图2)。

QQ截图20220922155612.png

图2 技术—应用场景迭代关系图


区块链作为仍处于初级阶段的新技术与规则,其发展也要经历在社会认知和传统规则的碰撞中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从初始应用场景的寻找到大规模市场应用;在规模经济中降低了技术成本,不断拓展市场;进而在更多应用场景中,加深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认知,发现技术与市场结合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促进区块链技术的升级与成熟应用。


三、结论及建议


本文基于信息经济学分析框架,对区块链作用于经济生活的深层机理进行研究,发现区块链技术发挥作用的经济机理为:区块链技术减少中介机构,降低交易成本;减少生产环节、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协调成本、促进组织合作;缓解机会主义、协调经济活动。因此,现实中,哪个场景中包含的交易成本、生产成本、协调成本、机会主义等越多,就越容易成为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优先场景。为此,本文基于这些机理,将现实中的场景归纳为多利益主体博弈、去中介化、要素可信跨域流动、信用增强型社会治理四类,并分析了每一类场景背后的深层次经济机理,还利用这些理论对未来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展望。


综合来看,区块链不是一种直接作用于生产的技术,并不能直接促进生产率的提升,而是通过降低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的方式,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区块链技术为经济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制度与协调方式。


本文为发展区块链技术、深化区块链应用提供了更进一步的理论依据。对区块链技术作用边界的探讨,有助于深化区块链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其现实意义在于,在国家制定战略、企业发展新技术时,应充分尊重区块链技术的经济学逻辑、与技术升级迭代的发展规律。一方面,在能发挥区块链技术优势的经济社会领域,大力支持、鼓励创新,促进新技术的落地应用。另一方面,对新技术的未知领域与潜在风险持谨慎态度,加强知识普及,完善法律法规,为区块链产业营造一个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此外,地方政府应积极鼓励有技术能力的市场机构参与区块链应用场景的探索,在探索中降低技术成本,加速区块链技术的演化与迭代进程。

推荐阅读

  • 综研观察

    粤港澳大湾区已吹响区块链崛起号角 2022-07-25 16:28
  • 综研观察

    区块链技术正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步入2.0时代 2022-07-22 11:3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