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重磅政策,支持深圳税改先行!房地产税或将试点?

时间:2022-11-03 10:51

11059

QQ截图20221123105920.png

10月31日,财政部公布《关于支持深圳探索创新财政政策体系与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支持深圳在财政政策体系与管理体制方面探索创新,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多位专家认为,《实施意见》的亮点体现在民生保障、重点产业发展、税制改革等方面。

“在发力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时期,相关部门希望借助于深圳试点,尝试推进财政政策体系与管理体制改革,鼓励深圳推出一些创新举措。”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孙玉栋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

中国(深圳)betway登陆 新经济研究所所长李相锋表示,“《实施意见》有一些新的提法,也有一些已经或正在尝试的举措。这是国家层面对深圳相关创新举措的认可,也是通过出台政策文件鼓励深圳继续向前探索,为其他城市提供样本。”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许光建认为,该《实施意见》是深圳探索财政政策体系与管理体制的“施工图”,在指导深圳先行先试方面具有特殊意义。

一、民生保障:公共服务从“均等化”到“优质均衡”

《实施意见》第一部分即强调“支持深圳探索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的财政政策体系”。

孙玉栋表示,在共同富裕的背景下,“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提法逐渐转变为“公共服务优质均衡”。他说,过去讲均等化,现在公共服务向高水平发展,要讲优质和均衡。

在“支持深圳探索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的财政政策体系”方面,多位专家表示政策亮点重点体现在教育和住房政策方面。

在教育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加快构建义务教育投入足额保障、非义务教育成本合理分担、规范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办学的教育投入体制,建立健全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上取得新进展。”

孙玉栋强调,“政策文件提到‘义务教育要足额保障’,足额意味着只要测算是准确的,我们就应该通过财力去保障义务教育。”2021年12月发布的《深圳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指出,“深圳教育面临扩规模与提质量的双重挑战,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与先行示范目标还有差距。”

上述规划也提到,到2025年,各级各类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基本建成优质均衡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目标也作出设定,其中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100%,义务教育符合国家标准班额要求比例从2020年的52%提升到2025年的95%以上,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到2025年提升到95%以上。

在住房方面,《实施意见》提出“考虑深圳人口持续净流入对住房的需求,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深圳保障性住房筹集建设的补助,加大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对深圳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老旧小区改造的支持力度,推动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李相锋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该政策强调“中央财政支持深圳市解决住房突出问题”,深圳人口持续净流入加剧住房供需矛盾,需加大对深圳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老旧小区的支持力度,他认为“每一类都有具体的用处,支持是非常明确的。”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21》,2020年底深圳常住人口达到1763.38万人,净流入人口达1178.8万人位居全国第一。

他表示,该举措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将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二、重点产业:深圳强链补链延链

《实施意见》在第二部分提出“支持深圳探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其中包括支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加快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产业体系等、增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功能。多位专家认为需要在深圳的科技创新产业与境外高端消费领域重点布局。

科技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孙玉栋认为《实施意见》很大程度上寄希望于要推进一套科研事业的财政政策体系,探索如何通过财政的经费支持、财务管理来推动科研发展。

截至2021年底,深圳已有超过2.1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平方公里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家,密度全国第一。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指出,在72个创新型城市中,深圳连续两年高居榜首。

李相锋认为,《实施意见》针对深圳科技创新产业,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生产要素流动三方面鼓励深圳探索相关财政政策体系。

在基础研究方面,李相峰表示,深圳作为科技创新高地,科技公共基础设施、科学仪器设备等沉没成本高,需要政府部门重点投入。因此《实施意见》也提出,鼓励深圳通过财政资金、市场化经营收入等多元化方式,支持重大科技公共基础设施运营。鼓励深圳建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后补助奖励机制,推进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用。

在应用研究方面,《实施意见》支持深圳与国家级基金加强合作,鼓励国家级基金按照市场化原则在深圳布局、投资,助力深圳重点产业补链强链延链。支持深圳加强财政金融联动,综合运用融资担保、市场化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金融资源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李相峰认为这类举措能有效帮助基础研究成果落地实践、加速产业化进程。

在生产要素流动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增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功能”,内容包括支持深圳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深圳国际珠宝玉石综合贸易平台,落实好进境免税店、出境免税店等政策,引导境外高端消费回流。

李相锋认为,“深圳在高端消费领域亮点不多,《实施意见》对深圳下阶段发展国际消费中心和免税业态提供指引。”孙玉栋表示这部分举措与海南建立自由贸易港相关政策相类似,他认为如果相关项目成功落地,可以发挥深圳毗邻香港的优势,将其着力打造成第二个“购物天堂”,引导境外高端消费回流。

据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报告,大湾区发展免税经济的条件优越,包括区位条件便利、发展基础较好、国际客流量庞大等核心优势。

今年4月,深圳市商务局发布《深圳市关于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若干措施》提出发展免税经济,支持设立市内免税店和口岸免税店等相关内容。

三、税制改革:房地产税或将试点?

许光建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实施意见》的一大亮点还体现在“支持深圳在全国税制改革中先行先试”。具体内容包括,发挥好深圳的改革开放重要窗口和前沿阵地作用,聚焦打造制度创新高地,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税收改革工作和研究课题,继续当好改革排头兵、试验田,努力为全国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经验。

孙玉栋认为,深圳房屋的资质条件较均衡、遗留性问题相对较少、纳税意识较好,有利于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的开展。但他也强调,要根据深圳目前住房的整个市场结构去考虑设计房地产税,要保证市场税基的稳定性。

早在2011年,上海和重庆两市率先试点征收房产税。今年3月,财政部相关负责人也明确表示,一些城市开展了调查摸底和初步研究,但综合各方面的情况,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

另一方面,《实施意见》中提到,按照统一部署,研究符合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定位的税收政策,促进深港科技紧密协作、优势互补。李相锋认为这也是深圳税制改革先行先试中的一项具体举措,在税收政策上推动深港科技合作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值得注意的是,李相锋认为《实施意见》中“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这一举措十分关键,他表示深圳目前债务压力较轻,需要利用好良性债务的相对优势,继续推动深圳赴境外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提高科创水平。他预测,“这释放了一个很重要的信号,可能下阶段深圳会加大发债的力度。”

10月24日,深圳市发布公告,将于近期赴香港发行不超过5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并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是深圳自2021年在全国率先成功发行离岸地方债后,再次启动境外发债工作。与首次赴港发债相比,此次新增了蓝色债券,形成“蓝色”“绿色”齐发之势,募集资金用于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将投向轨道交通、水污染治理等项目。

记者 曹媛

推荐阅读

    Baidu
    map